洪涝灾区恢复生产生活秩序
2020-08-10 来自: 本站 浏览次数:400
流转的305亩稻虾共作高产田灌了水,已经长了两个多月的稻子被淹没,通过绿色通道,水稻灾害险从查勘、定损到理赔只用了5天,恢复生产有了本钱。在湖南省益阳市南县武圣宫镇,家庭农场经营户冯伟耕地受淹后,镇农技部门也第一时间帮他联系了水泵,日夜抢排渍水,修复堤埂。“灾后镇上的农技员还赶到我家,建议改种生育期较短的作物品种,挽回灾害损失。”冯伟说。一项项暖人心、惠民生的举措,正在加快复工复产进度,推动灾区生产生活秩序恢复。在赣北产粮大县鄱阳,一场洪水导致早稻受损,粮农正在抢种晚稻,以减少损失,四面环水的“岛乡”昌洲乡灾情较重。
洪水淹岛无地育秧,等洪水退去,时令又赶不上。乡里准备了上百台排涝设备,拉好了专用电线,只等圩堤外昌江水位降到安全水位,就进行排涝工作。为解决秧苗问题,鄱阳县农业农村局选取县里3个水肥条件良好的县级秧苗代育点,进行工厂化异地育秧。鄱阳县农业农村局局长说,洪水退到哪儿,秧苗就补种到哪儿,县里不仅为受灾农户免费提供秧苗,还协调对接好农机社会化服务,帮助农户抢农时。在洞庭湖,在江淮两岸,在巴渝大地,干部群众团结一心抗灾的生动故事正不断上演。在湖南省益阳市南县沿河堤村,村民小组长熟练地操起小电泵,帮助邻居黄春来抽排农田渍水。
“前些天,黄春来糖尿病又犯了,住进了医院。他家的农活,我能帮就多干点。”周正芳说,下一步村里还会组织劳动力,帮助农户清洗秧苗、防治病虫害。连续三天,连床都没沾过,能趴在桌子上眯会儿就不错了。这是益阳市赫山区农民柴国杰最近一段时间的工作节奏。今年我们这里持续暴雨,稻谷含水量最高的到了40%,烘一批谷子要比往年多用5个多小时。柴国杰的合作社一天能烘干60吨稻谷,仍不能完全满足周边农户的需求。把合作社的稻谷先堆到一边,优先服务散户和小户。如果不及时帮散户和小户,他们的损失就重了。大家互帮互助,把稻谷烘干了,能很大限度保障收益。”